中瑞橡胶数字化改造,通过工厂智能化改造和大型智慧立体仓库建设,助力实现发展“加速度”。
“企业出海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供应链管理能力。”细观水流、借风使力,在“出海路径”的话题中,浙江中瑞橡胶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近的20吨混炼胶出口至乌兹别克斯坦,企业在行与进、思与变,亦可读出因势而为、拥抱风浪、融入大市场的创新实践。
中瑞橡胶入选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获批浙江省智能工厂、2019年开始连续五年被中国胶鞋协会评为行业混炼胶胶产销量第一、入选2024年第一批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名单,公司的持续创新发力,逐渐在行业赛道上跑出头筹。在中瑞橡胶生产车间,橡胶混炼胶从原料运输、配料到投料等环节,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生产。而这一套自动化炼胶设备正是由企业自主研发设计,智能化的生产过程能够让产品品控有保障。200公斤的橡胶混炼胶成品,其原材料重量误差都控制在0.1公斤以内,重点原材料重量误差在1克。在建成智能工厂之后,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了114%,产品不良率降低了69%,研发周期缩短了32%,降低成本成效明显。
中瑞橡胶从营销、技改、研发、渠道等多环节进行深耕和创新,公司致力打造“解决方案服务商”,而不是简单的“产品提供商”。实实在在地帮助客户切实落实解决方案,在供应链服务上精益求精,“补链”拉平短板寻求成长空间。
“看似低门槛的行业,做精做细就得投入超倍的力气。”作为制鞋行业的材料供应商,中瑞橡胶提供的混炼胶色样就达上万种,根据不同的定制需求,企业是在做橡胶界的“预制菜”,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解决问题,为客户服务,是企业生存之本;被客户需要,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。
近两年,中瑞橡胶每年投入产值的4%进行研发,对混炼胶生产工艺不断改进,实现与帆布鞋行业工艺相结合的全自动塑炼胶生产线运营。14项发明专利的“含金量”得到市场的青睐,成为人本鞋业、大东鞋业等知名鞋企的优质合作商,年产值一路递增。企业技术团队为制鞋新品研发环保、舒适、优价的新材料,靠前服务,提前参与,既提升了创新实力,也新辟了渠道流量。
涉足产业链的下游,并轨前行,让企业的市场空间更宽广。公司去年11月尝试着鞋底的生产商角色,激活了企业综合生产控制力,使材料和成品环节更加融合。条纹底板的、橡胶轻质材料的……
目前,公司年产能达10万吨高分子混炼橡胶,应用于鞋材、橡胶轮胎、密封杂件、电子产品、电线电缆等橡胶制品领域。结合区域产业优势,公司盯准瑞安汽摩配行业,近距离找寻配置业务,在汽车减震器的材料运用上崭露头角。空气弹簧的国标耐疲劳测试数在300万次,而由我们供给的材料制成达到超1300万次。
中瑞橡胶事实上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,帮助产业链提升就有高质量发展。产品只是一个载体,供应链服务无边界。在产业供应链上做透、做强。引行业企业提升服务理念和拓宽边界,提高产业供应链的价值,以此敲开市场大门。
中瑞橡胶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,革故鼎新,将企业发展理念始终融入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进路中。创新思维和产业链深度整合能力,成为推动企业成长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。通过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生产,中瑞橡胶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,更在供应链管理上展现了核心竞争力。将企业定位为“解决方案服务商”,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混炼胶产品,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,实现了企业在服务模式上的新质生产力创新。中瑞橡胶的“预制菜”理念,不但提升了客户服务的深度,也为橡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。从立足中国,到站在世界意义的角度拥抱国际,深刻认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,将企业新质生产力根植于本土优势,借力全球环境开拓市场。中瑞橡胶擘画着新质生产方式,引领着新质创新潮流,推动着新质社会进步。